彩神

泸定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 索引号:008978038/2021-00742
  • 发文字号:〔〕号
  • 公文种类:
  • 发文机关:
  • 成文日期:
  • 主题分类: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   【字体: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县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抢抓机遇,重点突破,众志成城,砥砺奋进,基本完成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立的工作目标。全年预计(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1亿元,完成目标(下同)的103.2%,较上年(下同)增1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9亿元,完成100%,增13.4%;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5384万元,完成101.3%,增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5亿元,完成100%,增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22元,完成97.3%,增9%;农民人均纯收入5691元,完成90.1%,增15%。
这一年,我们在移民攻坚中披荆前行。坚持“三推进、三到位”的移民工作思路,水电移民安置取得重大突破。泸定电站5个安置点建设全面启动,签订了安置协议1135户、建房协议855户,分别占安置和建房总户数的91.8%、97%;完成了331户生产安置人口界定、854户宅基地划分,启动了645户建房。大岗山电站签订了安置协议1039户、建房协议456户,分别占安置和建房总户数的99%、98.9%;移民工程完成投资3.68亿元,得妥集镇安置点建设加快推进,即将启动宅基地划分和建房工作。硬梁包电站“一报告、一方案”已获省扶贫移民局审核同意。
这一年,我们在扶贫攻坚中凝聚民心。启动实施《高半山特色生态农业发展规划》,投入4.4亿元,致力高半山农业规模化发展,新植优质魔芋11000亩、高产核桃9000亩、特色水果7120亩。抢抓列入省级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契机,启动了4个新村建设,冷碛镇团结村立体生态农业示范村初具规模,兴隆镇和平村、杵坭乡松林坪村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完成农村C级危房改造2687户。投资4490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3个,易地搬迁100户、脱贫1000人。高半山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00元,较上年增30%。
这一年,我们在救灾重建中力保民安。全力抗击“4.20”芦山强烈地震、“6.20”、“7.31”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县财政累计安排抢险资金395万元、发放救灾物资价值130万元,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财产损失。第一时间组织民兵近200人,紧急驰援芦山极重灾区。主动对接芦山地震灾后重建项目59个,争取国家补助资金4.68亿元。全面启动民房重建工作,倾情推进“暖冬行动”,完成重建倒塌农房172户、维修加固12982户,分别占总户数的6.9%、91.4%。
这一年,我们在开放合作中培育产业。加大与雅安、浙江永康等地合作,积极探索 镇园一体管理模式,青稞系列食品、超精细石膏材料深加工、魔芋食品加工等项目入驻冷碛园区;康巴水泥、泸兴锂盐项目完成征地拆迁;桑吉卓玛青稞酒业技改投产,其系列青稞酒被列为全州政务接待用酒;金珠制药完成厂区主体建设。全年引资到位额13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15%;新增涉农专合组织26个。举办第三届乡村旅游·红樱桃节暨美食周系列活动,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这一年,我们在交通会战中追赶跨越。出台政府1号文件破解交通瓶颈,制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整合安排资金1.5亿元,新建了通村通达公路33.5公里、通村通畅公路16公里、机耕道5公里、农村桥梁6座,实施公路安保工程26公里,兴隆镇庆丰村、加郡乡金洞子村等5个村、1700名群众告别了不通公路历史。雅康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完成投资1.7亿元。川藏铁路成康段泸定线路可研工作进展顺利。省道211线旅游快速通道开工建设,猫石路复建工程加快实施。
这一年,我们在统筹发展中夯实基础。顺河堰水利工程完成招投标。新建覆盖8900人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城市供水改扩建、冷碛镇重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县二水厂改扩建工程全面启动。维修了农灌堰27公里,惠及群众1.3万人。兴隆沟、潘沟防洪堤工程完工。2个乡镇小型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开工建设。农网升级改造规划编制完成。启动实施冷碛桐子林35KV变电站迁建、兴隆农网改造工程。协调组建了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幸福工程”31个子项目完成投资1.1亿元。
这一年,我们在市政建设中提升功能。启动了城南大桥重建,2条城市公交专线投入运行,探索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机制,残疾人、老年人实行“免费公交”,小学生实行“票价减半”。新建保障性住房486套、“安心工程”408套;第五期廉租房完成投资2300万元。实施了棚户区改造107户。安乐坝片区改造、农贸综合市场改扩建工程即将动工。河西街民居风貌改造完成工程量的90%。县财政投入100万元,建成居民点公厕等6个市政项目。泸定新城完成投资3.07亿元,武警医院等4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楼等12个项目加快建设。
这一年,我们在高地建设中改善民生。成功举办全州高中阶段教育现场会。建成了兴隆双语幼儿园、县二中改扩建等10个项目,启动了贡嘎山片区寄宿制小学等25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180万元。落实教育惠民政策补助1200万元,惠及学生1.3万人;全面实行公办幼儿园免费午餐和减免保教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效显著。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及附属工程正式启动,急救体系投入使用;民族医院门诊综合楼、泸桥镇中心卫生院开工建设。建成兴隆、杵坭急救站;岚安、德威乡卫生院主体工程完工。在全州率先开展农村免费孕前优生健康体检。
这一年,我们在深化改革中普惠群众。全面清理了县政府及组成部门行政职权,加快了“一目录、一厅、二平台”行政权力运行系统建设,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通过省级验收。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受理率、办结率实现“两个100%”。规范政府性投资项目财政评审和财务审计,审减项目资金3350万元。依法公开了全县所有行政村财务审计结果。清缴非税收入2480万元,国有闲置资产入库615万元。推进“营改增”税收试点改革工作。完成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城镇新增就业67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5人,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2.7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城第一批被征地超龄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全面完成。兑现低保补助金1375万元,累计保障3.9万人次。
这一年,我们在主动调控中推进项目。组建了项目促进中心,实施并联审批,强化责任考核,促进项目落地。出台《泸定县项目责任人主体责任制考核办法》,实行项目进度与责任人目标考核挂钩。加强项目点对点督办,49个项目开工建设,重点项目开工率达91%,完成投资4.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7%。紧扣时代变革主脉络,抢抓改革发展新机遇,及时调整项目申报方向,全年争取政府投资项目26个,落实资金超过1亿元。加强项目全程监管,确保了项目质量、资金安全和投资效益。
这一年,我们在转变职能中强化服务。强化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对金融单位探索试行了新增政府性资金与金融贷款存贷挂钩考核机制,年末各类贷款余额2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1.5亿元,同比分别增8%、20%。促成2家小额贷款公司落户泸定。完成了“三经普”核查摸底。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通过州级考评验收,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命名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创办了2所少年军校。县体育馆投入使用,成功举办“三州一市”男子篮球邀请赛。县档案馆通过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测评验收。县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邮政、工会、青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会等工作有了新进展。
这一年,我们在打非治违中狠抓安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借力“百日安全生产”等专项活动,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动态监控,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捣毁烹坝乡对辊机非法生产窝点、炸毁小煤窑10处。县财政投入资金520万元,整改安全隐患点207个,处理责任人3人次,安全生产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较上年呈现“双下降”。启动了泸桥镇创建全省安全社区工作。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建成了7个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台。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创建了2个省级生态乡、2个州级生态村。
这一年,我们在整治环境中匡正民风。坚守法治底线,以开展群众工作全覆盖“六大活动”为载体,结合法治甘孜和“三项建设”活动,加力深化群众工作。深入开展“两江一河”水电建设领域专项整治,依法处理了阻工阻路事件19起,拘留31人,警示79人,教育群众3000余人次。强化“农资三假”整治,依法打击经济犯罪。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信访件次和人数较上年分别下降了24%、43%。
这一年,我们在依法行政中发扬民主。自觉接受各方监督,推行开放决策。组织听证4次、风险评估11项、合法性审查34起。县政府领导班子带头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7次、向县政协常委会通报情况2次,接受视察调研5次,研究涉及事项6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5件、政协委员提案61件,满意率分别为90%、100%。充分发挥援泸干部综合优势推进中心工作,提升了造血功能。获评省级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示范县。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六五普法全面推进,社会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
这一年,我们在自身建设中改进政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州委“七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问题。全年效能问责4人、诫勉谈话3人、提醒谈话3人、约谈8人、深刻检查2人、政纪立案1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审批。制定《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实施办法》,严格规范管理公务用车,“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5%。改革“会风、文风”,以县政府名义召开会议、印发文件较上年分别减少12%、16%,干事创业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攻坚克难推进,在超乎寻常的困难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州党委、政府深切关怀的结果,是县委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拼搏、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委员,向全县各族人民、驻泸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援泸干部、各界朋友和所有纳税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功成不必在我,绩大则在民安。一年的工作实践,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国发展已经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我县经济发展下行压力越来越大、困难问题越来越多、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尽管县人民政府一直紧紧依靠和组织全县干部群众,立足长远,主动思谋,致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但这必然是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基础条件不可能一蹴而就,产业转型不可能吹糠见米,环境优化不可能立竿见影,作风转变不可能药到病除。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加勉改进,不负重托。
2014年工作安排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2014年是实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经吹响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发展的“集结号”。基于泸定现状,面对新的形势,立足比较优势,提出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部署,加力深化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继续推进水电移民、灾后重建、高半山扶贫“三大攻坚”,围绕旅游全域化有新突破、新型城镇化有新亮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有新进展的工作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狠抓项目建设,加快产业培育,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开创红色宜居、美丽幸福新泸定建设新局面!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力争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0%,力争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力争1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力争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力争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力争18%。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在“换挡”不“失速”的前提下,依托“服务型基层组织建设年、项目攻坚年、法治泸定建设年”主题活动,坚持以政策引领为导向,抓好项目推进这一重点;坚持以优势产业为基础,打造产业转型这一亮点;坚持以法治民生为底线,攻克环境优化这一难点。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坚强的决心抓项目建设,为加快发展固本强基
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要紧扣改革发展时代主线,创新推进项目建设,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强势推进项目攻坚。把项目攻坚成果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全面实行项目要件“容缺办理”,建立立项审查、财政评审、资金预结算等项目管理新机制,压减要件办理时限,强化土地储备,严格落实“两个时间节点”,显著提升项目开工率和落地率。紧紧把握国家政策调控方向,细化论证筛选,强化项目申报,储备政府投资项目54个,总投资190亿元。
规范项目管理,充分发挥项目促进中心职能,归口实施前期工作。继续实行项目主体责任人制度,坚决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坚决执行质量量化指标,坚决依法实行社会监督,坚决顶格处理渎职行为。探索试行“项目概况、项目进度、项目责任”无条件、多渠道公开公示,形成群众、媒体、政府多方联动广域监督氛围。
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帮助企业突破资金短板,助推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改进预算管理,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强化收入征缴,做到应收尽收。优化支出结构,确保“三个法定增长”,继续坚持民生资金重点投向。
全力抓好灾后重建把握灾区重建总体要求,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出发点,以城乡住房重建、公共服务重建、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生态重建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和开放合作为动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结合高半山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旅游发展,加快建设“生活更富裕、生态更优美、生产更现代、城乡更协调、社会更和谐”的幸福美丽新家园。
坚持“农户自建、政府补助、金融支持、社会帮扶”相结合,年内全面完成民房重建任务。统筹实施灾后重建专项规划,整合项目资金,完善基础设施,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示范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和林下经济,促进灾区农林牧业恢复提升。坚持自然修复与工程治理相结合,加快实施威胁城镇、学校、聚居点等人口密集区重大地灾隐患点治理工程,探索开展地灾集中发育的重点小流域、重点城镇综合治理。
完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责任,明确时间节点,充分发动群众,采取“工期倒排、任务倒逼”的方式,合力加快灾后重建。注重重建项目质量管控和技术指导,确保质量安全和形象进度。强化舆论宣传,接受各方监督,推进“阳光重建”。积极发挥农建联系领导和单位的指导帮扶作用。将灾后重建工作全面纳入目标管理,量化考核指标,加大督查力度,做到奖优罚劣。
重点突破瓶颈制约。出台政府1号文件,按照“政府主导、稳步推进、厂网分离、民主自愿”原则,抢抓全州独立供电区改革机遇,深化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实施全县独立供电区内5个乡镇、6个小水电站、8700户群众的电改工作,彻底解决独立供电区“供需矛盾突出、投资主体多元、设备线路老化、管理制度滞后、电价参差不齐”五大难题,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借力“新甘推”启动实施契机,推动省道211线大岗山复建工程、泸石旅游快速通道建设,分别完成投资1.2亿元、8000万元以上。继续执行《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建成农村公路256公里、桥梁3座;新建(维修)机耕道105公里、公路安全护栏30公里,加力打造全州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县。协调推进雅康高速公路隧桥建设,确保完成投资1.5亿元;配合做好成康铁路可研评审。加快实施顺河堰水利工程,完成投资4000万元;力争开工建设新城自来水厂;完成5000人农村安全饮水、城市供水改扩建等4个项目建设;抓好大坝防洪堤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
建成城南大桥,力争启动安乐坝与沙坝连接大桥建设。有序推进安乐坝片区改造。着力完善城乡市场布局,实施城区综合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引导建设小型农产品市场、平价超市,平抑市场物价。推进县屠宰场迁建达标。试点实施城区部分道路“黑化”工程。探索保障性住房产权改革,建成并分配“安心工程”408套、第五期廉租房318套;建成公租房300套、开工新建120套。建立公租房定向出租农民工制度。改进和完善小区物业管理。妥善解决土地招拍挂中“围而未建、占而不建”的问题,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建设秩序,推动泸定花园城等商品房开发进程。
阔步夯实民生基础。围绕打造服务全州教育高地目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争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全面免除义务教育学生作业本费、家庭经济困难高中学生学费。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启动城关第二幼儿园建设。完成贡嘎山小学等15个项目建设。新建得妥乡发旺小学等5个项目。启动泸定中学扩容和县四中迁建。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抓好“9 3”免费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关工委和“五老”作用,强化关心下一代工作,尤其要关注关爱留守儿童。有序推进四川民族学院搬迁。逐步完善教育结构,稳步形成学前教育到大中职教育一体化培养体系。
夯实打造服务全州卫生发展高地基础,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加价销售。加快县人民医院及附属工程、县民族医院综合业务用房建设进度。推进冷碛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完成岚安、德威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县疾控中心实验室资质认证。实施“阳光天使”招聘计划,强化对口培训帮扶、柔性流动服务等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诊疗水平。继续实施人口计生“五大工程”,实行免费婚前体检政策,巩固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成果。
政府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力争公布泸定非遗名录。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升级,做好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泸定县文化馆、泸定县图书馆对外免费开放工作。以县体育馆为平台,搭建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提升其使用效率和开放水平。配合开展好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
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强化“以人为核心、建好县城、做大乡镇、做美村寨”的工作理念,显山露水晒太阳,加水加绿加文化,构建县城、乡镇、村寨多点多极支撑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坚持“整体打造、分片建设”,加快泸定新城开发,推进上田坝城市道路等7个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2.1亿元;建成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楼;积极实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工作;加强数字电视建设,新增用户2000户;建成县级数字电影院。
致力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新型城镇化引领和带动农村发展。巩固和深化“镇园一体”管理模式,加快建设冷碛重点乡镇基础设施二期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功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力争冷碛镇列入全省第二批“百镇建设”试点乡镇。启动得妥、烹坝撤乡建镇工作。抓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支持通讯运营企业增设服务网点,扩大农村通信服务,提升高半山信息化程度。
坚持开放式扶贫,继续实施新十年扶贫规划,重点抓好地质灾害易发区、高半山区等生态脆弱带的扶贫解困,完成易地搬迁67户、335人,实现1200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实施600户农村C级危房改造、21户大中型水库贫困移民避险解困工程。抓好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建房工程。实施7个整村扶贫推进项目。优先开展产业扶贫,提升贫困群众自主脱贫能力。
二、以坚定的信心抓产业建设,为科学发展谋篇布局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强化生态优势,坚持“优农强工大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加快构建结构优化、功能完善、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水电实现新进展。总结移民工作经验,攻坚推进移民安置。力争6月底前全面完成泸定电站移民生产安置和搬迁安置,9月底前完成大岗山电站458户移民集中安置。落实水电移民后扶政策,统筹规划安置点产业发展,加大对重点的产业扶持项目,强化产业培育和就业培训,确保移民安居乐业。完成投资 1.5亿元,整理土地2100 亩;年内逐步改善泸定电站5个安置点基础设施,创造永续发展条件,用看得见的成果坚定移民安居的信心。
在保障水电移民利益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水电开发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支撑和拉动作用,大力支持各开发企业加快实施水电开发工程。全面完成泸定电站工程验收;基本完成大岗山电站库周交通和专项设施迁复建,力争年内下闸蓄水;配合做好硬梁包电站各项前期工作;加快湾东河二级电站、雨洒河二级电站等小水电开发建设进度。全年力争水电工程投资3.5亿元,实现水电产业增加值7亿元,力争带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800人。
农业实现新跨越。继续坚持农业主导地位不动摇,以市场需求为引导、以群众自愿为前提、以助农增收为目的,围绕“生产上规模、加工上水平、销售上效益”三大工作核心发展现代农业。扩大高半山农业综合开发成果,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完成优质魔芋3000亩、高产核桃10000亩、特色水果8500亩的年度工作目标;继续抓好粮食、蔬菜、畜牧生产,大力倡导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培育种养大户、专合组织上规模、见实效,确保蔬菜播面22000亩、粮食播面5.7万亩、中藏药材种植5600亩以上,实现规模化养殖小区13个、牲畜存栏9.3万头(只、匹)以上。
积极引导农村土地依法流转,鼓励和支持农户参股经营,强化农业产业建设用地保障。完善三级农村科技推广网络,加强农技培训推广。结合康泸工业园区建设,突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招商,建成年产500吨魔芋食品加工生产线技改项目,力争引进核桃、水果加工企业入驻园区,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和产品附加值。立足区位优势,抓好农副产品蔬菜批发市场建设,打造“连通内地、服务全州、辐射西藏”的“菜篮子”供应基地。全面落实涉农优惠政策。
工业实现新提升。客观审视后水电开发时期我县工业发展态势,加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结合浙江对口支援契机,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在继续抓好水电开发的同时,立足康泸工业集中区区位优势,坚持生态与效益并重的原则,培育壮大、招商吸引、承接转移一批劳动密集型、科技创新型、出口创汇型企业,为财政稳定增收提供税源保障。全年力争实现工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11.7%。
   建成50万吨超精细石膏材料深加工项目;加快实施康巴水泥厂项目;启动泸兴锂盐项目建设;推进金珠制药投产运行;建成500吨青稞系列食品生产线项目;完成桑吉卓玛青稞酒二期技改项目,结合酒厂扩容,探索建立青稞酒文化产业博览园。强化要素保障,攻坚突破土地征用、资源配置、贷款融资等关键制约,提升项目推进率、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旅游实现新突破。抢抓新型城镇化、移民安居、灾后重建、川西藏区生态保护等机遇,坚持红绿结合、农旅相融、文旅互兴思路,加快建设川渝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主打红色名片,重点打造以泸定桥为核心的红色旅游区,推动4A级景区创建工作;以岚安红色文化和古村落原生态文化、化林茶马古道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传承示范区。立足绿色资源,以业强、村美、民富为目标,把甘谷地打造成全州首批国道317、318沿线美丽新村示范村。主动与荥经等县对接,抓好牛背山景区的规划、开发和管理工作。
充分前瞻雅康高速建成等重大机遇,超前谋划融入环成都三小时旅游经济圈。以旅游壮大发展倒逼基础设施建设,抓好 两馆建设;精心打造红色文化、茶马古道两家主题文化旅游酒店;完成河西街民居风貌整治;加快设计泸定旅游形象LOGO,完善泸定旅游公众微信,开通泸定旅游微博。丰富红樱桃等一批具有泸定特色的旅游产品,借助西博会、溜溜康巴网等宣传推广平台,拓宽产品营销渠道。
生态实现新成果。把保护生态作为改革发展的前置条件,全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启动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封山育林等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600万元。抓好国道318线泸定段旅游通道绿化美化项目建设。强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质量考核。加快实施小型垃圾污水处理工程,减少城乡面源污染。全面完成加郡乡板厂沟、冷碛镇潘沟等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启动建设5个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建成县主城区六参数空气自动监测系统。
    严格环保
三同时制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排污行为,全面完成节能减排指标。以建设全省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县为支撑,加快大渡河绿色生态长廊建设,落实生态奖补政策,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适度让利、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水源、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发挥价格机制在资源供求方面的调节功能,引导资源按有利于有效利用和生态恢复的方向配置。
三、以坚韧的耐心抓环境建设,为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建设为民务实、高效清廉政府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要以法治泸定建设为抓手,以践行群众路线为载体,以改进干部作风为手段,努力优化发展环境,筑牢执政基础。
依法行政,致力打造法治泸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广泛听取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建立健全重大问题专家咨询、社会公示、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听证等机制和程序。全面落实依法行政评估指标,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创建活动。结合法治泸定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坚持常务会会前学法,不断增强政府班子法制思维。规范部门领导干部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内设机构职能。坚持民主集中制,推行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行政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刚柔并济,保障社会和谐安定。巩固“铸忠诚警魂”活动成效,实施藏区公安“三提升”工程。完善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坚决打击分裂破坏活动。充分发挥“三大调解”作用,健全“三级接访制”,建立“信访终结制”,确保信访积案化解率达90%以上。坚持“补缺”和“扩面”相结合,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力争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新农保”试点参保人数保持在2.7万人。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按政策规定兑现创业补贴。力争城镇新增就业570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高度重视和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冷碛敬老院主体工程建设。加强对“三无”、“五保”等城乡特殊人群的关爱,做好残疾人“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继续强化“拥军优属”,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达标。
安全至上,用心维护群众利益。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实行重大事故隐患、危险源备案和台帐制,隐患不消除,台帐不消号。严格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及达标验收;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强化火险高危场所专项整治;继续抓好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开展工矿商贸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逐步实现食品药品生产和销售“来源可溯、流向可追、质量可控、责任可查”。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每一起事故。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推进应急平台建设,建成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力争泸桥镇省级安全社区创建工作通过验收。
深化改革,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活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加强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 完善网上审批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全面实行并联审批和一站式服务,实现效率和质量“双提升”。抓好“三大制度”改革,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落实村级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补助政策。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资保值增值。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健全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干部职工创业激情。深入实施“百千万康巴英才工程”,健全人才向基层、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广泛吸引优秀人才回县创业发展。
清正廉洁,强化政府自身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州委“七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问题。坚守民生底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推进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打造“阳光财政”。强化“零基预算”,推行公务卡结算,厉行勤俭节约,把公共财政更多地用于保重点、保民生。纵深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活动,着力解决阳奉阴违、假诺虚做等作风问题,倡导行短文、开短会、讲短话。继续坚持群众路线,建立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等制度,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大额资金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着力营造公正廉洁的政务环境,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新形势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在宏观经济换挡转型的背景下,泸定已进入民生和改革需求空前的历史时期。让我们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县人民,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为加快建设“红色宜居、美丽幸福”新泸定而努力奋斗!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