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神

泸定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 索引号:008978038/2021-00738
  • 发文字号:〔〕号
  • 公文种类:
  • 发文机关:
  • 成文日期:
  • 主题分类: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7-01-03   浏览次数:   【字体:

政府工作报告

2016127日在泸定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泸定县人民政府县长  祝邦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请列席会议的政协委员和同志提出意见。

十六届政府工作回

十六届县人民政府自选举产生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改革发展主动权,妥善应对重大风险和挑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统筹抓好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基本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成就了泸定发展历程中基础设施变化最快、城乡差距缩小最明、民生改善实惠最多、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五年。五年来,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聚力改善基础设施,尽力补齐发展短板

整合资金9.8亿元,致力改善水利、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投入总量是上一个五年的4.3倍。

交通建设成效明显。实施农村公路三年攻坚行动,以“三议一承诺”模式创新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得到省州认可推广。累计投入资金2.8亿元,新(改、扩)建通村通达道路350公里、通畅道路375公里、入户硬化路360公里,建设农村安保150公里,实现了100%行政村通公路、98%行政村通水泥硬化路;建成2个乡镇客运站,3个双向港湾站和59个村级招呼站。积极协调推进雅康高速、猫磨路改建工程,对接开展川藏铁路站点选址工作;泸石旅游快速通道泸定段竣工。

水利设施更加完善。投入资金4.4亿元,维修整治渠道224公里,安装灌溉管道370公里,修建蓄水池185口,建成饮水工程122处,3.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解决;顺河堰水利工程右干渠建成通水,修建各类堤防8公里。新增节水灌面2780亩,改善灌面2.3万亩,有效灌面占耕地面积比例从2011年的57%提高至69%,水资源利用系数由35%提高至47%。

电网建设有序推进。整合资金2000万元,实施“水电惠民”专项行动,改造10个乡镇64个行政村农村电网,架设10kV输电线路70公里、低压线路290公里,新建配变台区110台;实施城区线路升级工程;7.3万余名群众用电难、用电不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致力于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实施广电惠民、州县广播电视节目全覆盖等工程,建成334座网络基站、3个州县节目全覆盖无线发射基站;架设宽带1270皮长公里;完成应急广播三级平台建设、1.5万套广播电视“村村通”、1432套“户户通”工程,惠及群众7万余人。

二、聚焦重点强势攻坚,致力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问题导向,集中精力打好“脱贫奔康、水电移民、灾后重建、城乡提升”四场攻坚战,全力提升群众获得感

精准精细推动脱贫攻坚。将脱贫奔康作为头号政治工程,精准识别44个贫困村、2805户贫困户、9462名贫困人口。编制“1+17”扶贫计划,建立完善“3+10”政策体系,统筹实施“五大扶贫工程”,依托“五个一批”行动载体,创造性开展金融贷款政府贴息等扶贫方式,完成15个贫困村退出、2112户贫困户脱贫任务,累计减贫7090人。依托广东、浙江援建,全力做好两资、以工代赈和东西扶贫协作项目,借力省环保厅、省委台办和蒲江对口支援契机,努力消除贫困短板。

用心用情抓实移民安置。按照“三推进、三到位”工作思路,开展“移民搬迁60天攻坚”“移民安居60天攻坚”等行动,历时11年的泸定电站移民安置工作正在收官,530户移民入住新居,占总数的54.8%。大岗山电站永久安置547户、1431人,分别占总数的54.5%、49.6%。泸定电站、大岗山电站移民后期扶持正加快推进。硬梁包电站完成473户、1530人搬迁安置人口界定,基本完成店子安置点总平布置调整,启动安置点建设招投标工作。

创新创优实施灾后重建。积极应对“4.20”芦山地震及康定“11.22”地震灾害,实行“145”工作法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创新开展政府购买农房重建技术监理服务、重建户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农房重建贴息贷款、政府兜底帮助受灾五保户特困户重建住房、项目总管理总承包等做法,走出了灾后重建的泸定模式。两次地震灾后重建累计完成投资8亿元,城乡居民住房重建和维修加固等162个灾后重建项目顺利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

有力有序促进城乡提升。县城控制性详规修编基本完成;城南大桥建成通车,城区综合农贸市场开工建设;完成城区主干道、人行道改造,试点启动红军路、勇士路风貌改造;组建城市公交公司,开通客运线路4条。累计投资15亿元,实施了滨河路等30个新城项目。冷碛镇重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牛背山大桥建成通车。完成3299户藏区新居、874户棚改任务,建成656套廉租房;408套“安心工程”年内完成分配;烹坝、得妥成功撤乡建镇。建成27个重点新村、4个新农村综合体、48个新村聚居点。城镇化率从2011年的35.3%提高至42.4%

三、聚智产业转型升级,保持专注发展定力

    坚持“强农优工大旅游”产业发展思路,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3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8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亿元,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7:44:39。

农业基础不断强化。加快推进“三个五万亩”建设,累计发展优质核桃、高产魔芋、特色水果7.4万、1.8万、2.8万亩;建成绿色蔬菜基地4万亩,中药材基地9500亩,食用菌基地2100亩。提档1个省级、7个州级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特色农林产业面积达13.6万亩。各类牲畜出栏率、商品率年均分别达82%,58%;年均存栏9.6万头(只、匹)。培育发展专合组织347家、家庭农场16家,注册农特产品区域品牌7个,进入“圣洁甘孜”专柜农产品4个。城南农产品批发市场竣工验收,城北农产品批发市场有序推进。建成农产品产地重金属国控监测点47个,登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4个,无公害农产品21个,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2次获得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1次获得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表彰,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成片推进示范县、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现代农业重点县和林业强县。

工业支撑作用凸显。泸定电站、大岗山电站建成投入运营,硬梁包电站获准并启动建设,水电行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1.5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年均达18%;完成泸定桥水泥与山盛水泥并购重组、桑吉卓玛酒业技改;大成矿业等企业入户泸定;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顺利入驻康东农特产品加工园区,累计完成产值1.2亿元,实现外贸出口1300万美元。五年来,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1.3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4倍;吸引12家企业入驻泸定,引进资金27.6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1.7倍。

旅游产业兴盛壮大。前瞻应对雅康高速通车后的挑战,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完成“三馆”及城市规划馆建设;挂牌成立12个旅游服务中心;建成旅游综合服务站4个、旅游厕所6座;擦亮“红城绿谷、康养泸定”新品牌,牛背山旅游开发进入实质性阶段,泸定桥景区顺利创建AAAA级景区;成功举办红军飞夺泸定桥胜利80周年暨川藏公路开工建设65周年纪念活动以及5届红樱桃节,康养产业规划正开展前期。五年来,累计接待游客35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6亿元,分别是上一个五年的1.1倍、2.7倍。电子商务异军突起,物流产业蓬勃兴盛,市场发育度不断提高。

四、聚合资源扩面保障,社会事业统筹均衡发展

    着力解决群众就好医、上好学难题,尽力消除社会保障盲区,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改善民生、普惠民生。

教育高地建设初具基础。累计投入资金7.2亿元,教育类项目有序推进。建成1所寄宿制学校、9所乡镇幼儿园并投入使用,完成3所学校智慧教育中心建设,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24个,开设网络教学云班108个。实施教育“三大工程”,基础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超国家标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验收。积极搞好协调,建成州职业技术学校、高级中学,四川民族学院泸定新校区前期工作获省上批复同意,教育体系日趋完善。

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继续实施“卫生十年行动计划”,投入资金9000万元,实施县人民医院综合住院大楼等3个重点项目,完成9个乡镇中心卫生院、124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复评;县疾控中心在全州率先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累计让利群众580万元;全力做好包虫病等重大传染疾病防治及预警工作,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

科技文化事业日渐繁荣。深度挖掘本土文化,编辑出版了《泸定桥300年大事记》《泸定民俗资源调查报告》等文化丛书;建成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并免费开放;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获省、州示范点称号。建成14个村级文化活动室,率先在全州实现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11项文化产品入选省级非遗名录,土司藏商合约档案入选第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成功举办全州中小学生足球联赛、飞夺泸定桥越野挑战赛;科技宣传和推广运用成效明显,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

社会民生保障扩面提效。全面完成城乡低保普查和精准识别;开展因国家建设被征地农民超龄人员养老保险工作。冷碛、田坝敬老院及泸桥镇日间照料中心投入使用,田坝敬老院获评全省三星级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026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412人,“4050”等困难人员就业246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覆盖率达100%;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以上;全面完成十项民生工程20件民生大事、藏区六大民生工程任务。建成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量体裁衣”个性化帮扶覆盖率达100%,被确定为全省“开放量服”试点县。

五、聚效生态文明建设,厚植绿色发展根基

    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巩固生态创建成效,确保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积极实施生态工程。落实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国省道绿化美化、城市园林建设有序推进;九杈树省级湿地公园成功挂牌;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巩固6万亩退耕还林成果,有效管护森林19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4.7%;成功撤销松材线虫病疫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8平方公里。

从严开展生态监管。执行项目建设环评前置刚性政策,开展项目环评612件次。强化社会监督,启动网格化监管,及时监测泸定电站、大岗山电站水库水质;畅通12369环保举报热线,办理环境投诉80余件次,迅速调查处理山盛水泥厂事故性排放问题,主动回应社会关注。主城区“六参数”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投入使用,空气质量达标率达99.7%。

巩固和发展生态保护成果。不断深化绿色发展理念,完善环境监管体系,健全监测预警、避险搬迁、灾害治理等机制。划定2个城市、8个乡镇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区和2个城市备用水源地,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成功创建2个省级生态乡镇、23个州级生态村。全面落实集体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奖补等政策,有效促进生态保护。

六、聚神深化改革法治,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以执行落实为导向,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深化改革、社会治理、自身建设四大重点,营造有利于发展的环境。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坚决服从县委领导,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489件,政协委员提案322件,满意率分别为98%、99%。严格执行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建立健全政府工作规则和行政决策系列制度,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决策行为进一步规范。建立电子监察平台;在全州率先设立行政复议委员会,政府法治化建设不断加强。

深化改革助力发展。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权制度改革,督促192项行政许可事项落实到位;完成29个部门、6201项行政权力责任清单编制公示;推行“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五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建立同质同类资金整合、跨年度预算平衡、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等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经营权流转改革,完成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社会治理成效明显。大力开展依法治县,常态实施“法律七进”,“六五”普法圆满收官。落实信访主体责任,四级调解网络逐渐成形。基层组织运行保障有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顺利推动。“一标三实”、非法大中型货车系列整治等工作走在全州前列。出台安全生产“九项制度”,安全监管责任体系日趋完善;投入资金3180万元,整治安全隐患1.5万余项;安全生产事故及死亡人数控制在省州下达指标以内;泸桥镇获得省级安全社区称号;积极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完善应急救灾抢险预案,建成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台7个,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更加完善。

勤廉建设持续加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动力,全力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洁建设,全面落实“两个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廉洁从政相关规定。建立“三色卡”预警机制,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开展专项治理监督检查120余次,持之以恒纠正不正之风。出台“三方案、一机制”,高效推进“1+8”政府重点工作和“百日攻坚”行动。以投资、经济责任、乡村财务为重点,强化重大决策、政策执行跟踪力度,实现审计工作全覆盖。

此外,加强国防和部队建设,“双拥”工作卓有成效,成功创建全省、全国“双拥”模范县;第三次经济普查、农业普查、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文物普查顺利完成;启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保密、邮政、气象、水文、人防、地方志、档案、侨务、外事、妇女儿童、红十字会等各项工作有了新进展。

各位代表!通过五年的齐心努力,我们先后荣获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工作十强县”等殊荣,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实现90.9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2倍,年均增幅14.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实现8.2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1倍,一个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泸定展现在我们面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72.6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1.6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20.5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3倍,一个发展动力逐渐增强的泸定展现在我们面前。城镇居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分别达到23410元、10122元,分别超2011年65.5%、163.6%,年均分别增长10.6%、21.4%;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年均分别增长13.2%、2.4%,一个全民获得感明显提升的泸定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奋发进取、积极作为、克难攻坚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工商联、援泸干部、驻泸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以及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泸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五年的发展巨变有目共睹,五年的发展经验弥足珍贵。回顾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有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和继续发扬:一是宏观形势错综复杂,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去攻克,不摇摆,不折腾,才能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二是发展重任千头万绪,必须牵住“牛鼻子”只有抓住关键,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才能突破瓶颈,带动全局。三是改革创新潮流涌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顺势而为,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才能增添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四是改善民生永无止境,必须坚守民之所望的施政方向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才能实现为民初心,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是作风建设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只有始终坚持以团结促发展,以发展聚人心,坚定不移地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在服务群众上,才能用实干成就事业,用实绩赢得民心。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发展水平较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生产技术含量低,缺乏经营主体,生产效益不明显,农业持续发展、高效发展能力差,抗自然灾害、市场风险能力弱;工业总量小,发展方式粗放,缺乏科技创新型企业,支撑县域经济的能力弱;旅游、康养等第三产业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脱贫奔康任务重,城乡环境脏、乱、差,社会事业短板多,距离服务全州高地目标差距仍然较大。二是发展理念落后,是促进改革发展的最大障碍。小农意识长期积弊,缺乏企业家精神,“小进则满,小富即安”的河谷意识明显,目光短浅,自我感觉良好,赶超跨越意识不强,发展理念陈旧,过度依赖政府投资类项目带动经济,不善利用社会资本促进发展,改革开放、招商引资梗阻迟缓,对推进发展的新动力、新途径探索不够三是法治环境不佳,是加快依法治县的最大软肋。部分干部法治意识不强,依法行政能力不强,凡事求摆平,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能力不强,不敢依法逗硬,不善用法引导;少数人或借法之名谋己之私、见利忘义,或目无法纪肆意妄为、扰乱秩序,或法为我所用断章取义、欺骗群众,致使项目建设滞缓、资源开发推进较难。四是庸懒散浮拖的作风,是推动从严治政的最大瓶颈。政府系统部分干部作风不优,表态快、落实慢理由多、行动少盲目多、清醒少检讨多、措施少各自为多、配合协作少职责边界多、主动沟通少,导致工作推进慢、效果差与此同时,城区综合农贸市场改建、泸园大桥、城区幼儿园等社会关注的重点工作尚未实现预期。这些问题和短板,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切实加力整改。

十七届政府工作建议

未来五年,是实现“两个率先”工作目标的攻坚期,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主战期,更是圆梦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期。从宏观环境来看,随着国家区域总体发展战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实施,特别是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及中央治藏兴藏、省委治蜀兴川方略和系列藏区扶持政策的全面落实,必将为泸定发展带来更多的政策支持、项目支持、资金支持。从内部条件而言,随着雅康高速的建成、川藏铁路的推进,我们的宜人气候、艳丽阳光、秀美村寨、独有景区,以及全县人民盼发展、思发展的迫切愿望,必将成为泸定发展不可多得、不可或缺的优势。从面临的挑战分析,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泸定经济底子薄弱、发展后劲不足、资源约束趋紧的短板制约更加明显,率先发展、脱贫奔康、民生保障、反分维稳的任务繁重,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压力更加巨大。挑战和机遇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坚信,只要全县上下团结拼搏、克难攻坚、奋勇前进,未来的五年,一定是加快发展的五年,一定是大有作为的五年。

今后五年县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委决策部署,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系列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县委“135”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率先脱贫、率先小康”总体目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大力实施脱贫奔康、产业提升、基础提升、城乡提升、生态立县、人才兴县、依法治县“七大战略”,突出脱贫奔康、全域旅游、民生共享、依法治县、生态文明建设五大重点,统筹抓好发展、民生、稳定各项工作,加快建设红色宜居、美丽幸福新泸定。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是:

----建成富裕文明的小康泸定。紧扣脱贫奔康工作主题,力争“三年任务两年完成”,2017年实现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摘帽”;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力实施脱贫奔康战略。落实责任抓实扶贫,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要求,严格目标考核,层层压实责任,抓好各项扶贫工作落地生根。实施产业做实扶贫,继续开展高半山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农旅结合,大力发展旅游业,着力拓宽农民就业渠道,着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使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农村变景区。动员社会助推扶贫,引导各方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支持民营企业到贫困村投资兴业,鼓励社会组织承接扶贫项目,倡导慈善机构、公民个人募捐,整合社会力量助力扶贫工作。推动政策支持扶贫,认真落实“五个一批”,配套完善17个专项脱贫计划项目、资金落地长效机制,促进政策支撑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相结合,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全力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纵深推进城乡提升战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力争城镇化率达到47%。完善规划体系,坚持规划刚性约束。进一步做强县城,合理实施旧城改造,加力推进新城建设;努力创建全国、全省卫生城市。进一步做优乡镇,乡镇建设要“配套设施、塑造风貌、培育产业”,不断改善基础,提升辐射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进一步做美村庄,村寨要以“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和“让泸定全域成景区”为目标,强力开展村庄整理行动,打造特色民宿、精品村寨,力争幸福美丽新村覆盖面达80%以上,100%行政村达到州级“四好村”标准,新村建设处于全州领先水平。

全力推进基础设施提升。着眼小康基础,强势推动基础提升战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完成牛背山景区道路、雅康高速泸定段建设,积极协调推进泸石高速、川藏铁路雅康段建设;推进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加强公路管理维护,提升通村路、建设产业路,完善县域内部、通村联户交通网络。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推进“全域灌溉”“五小水利”“产水配套”等工程,完成顺河堰等骨干水利工程及渠系配套建设;加强中小流域治理和山洪防治,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完成电网改造和并网建设,建成县域“一张网”供电体系。大力建设智慧泸定,围绕智慧城市、智慧小区和新农村社区建设,加快“三网”融合;实施“互联网+”行动,推进互联网在政务管理、市场监管、旅游商贸、交通运输等领域的运用。

----建成业强品优的活力泸定。持续推进产业提升战略,以全域旅游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强农优工大旅游”发展思路,加力改革开放,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力争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4∶42∶44,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6.6亿元,年均增长7.2%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03亿元,年均增长3.8%。

做强现代农业。坚持“农旅结合、农旅互兴”,以“成片成带成规模、出量出品出效益”为指引,大力推进“百亩攻关、千亩引领、万亩示范”工程,扩大“三个五万亩”规模,到2021年,力争创建2个省级、3个州级万亩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达到20万亩;加快效益型畜牧业发展;继续举办好红樱桃节等节庆活动;加强农产品营销工作,扩大“三品一标”认证,推进“三农”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借力蒲江、广东对口援建平台,培育经销组织。推动康东农特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着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力争农产品加工值累计达4000万元。

做优新型工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围绕为一、三产业发展配套,适度发展建材产业加快发展食品加工业、中藏药加工业和旅游商品加工业,优化工业结构。积极支持泸定电站、大岗山电站电力营销,加快硬梁包电站建设进度,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逐步形成风、水、光、气互补能源开发新格局

做大旅游产业。以海螺沟AAAAA景区、牛背山AAAAA景区“两区同创”为核心,实施“精品景区、创新业态”两大发展战略,开展“旅游基础提升、文明素养提升、产研能力提升”三大提升工程,以“一河两线三山两镇一环线”为重点,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为一体的立体旅游新业态;围绕田坝-杵坭-德威康养核心产业带,做实康养产业规划,建立康养产业体系,推动康养设施集群规模发展,加力塑造“红城绿谷、康养泸定”品牌,努力创建国际山地康养旅游目的地、中国红色旅游经典名城、全域旅游示范县。

做实招商引资。坚持大开放大合作,立足优势资源,优先引进文旅康养为核心引擎的服务业项目,着力引进以特色农业产品为基础的现代农业项目,适度引进围绕一、三产业配套的工业项目;刺激物流、电商产业发展兴盛。着眼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和长远发展后劲,实施“回归计划”“筑巢引凤”等工程,创造良好招商平台,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加大区域合作、县校(院)合作,充分利用广东对口援助、省内对口帮扶等平台,扩大交流合作,提升开放水平,助力全面小康。

做好发展环境。实施人才兴县战略,积极开展“四大创新工程”,突出教育、卫生、旅游、农业四大重点,加强县校合作、对口支援、区域合作,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引进紧缺急需人才和高端人才;实施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培养本土人才,为泸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放、管、服”改革,探索稳健的财税金融制度改革,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建成民生共享的幸福泸定。坚持民生为本,大力改善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促进城乡居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实现城镇居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13%,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提升社会事业发育度。实施教育振兴计划,强力推进“服务全州教育高地”建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学校布局,提升教育质量、教学水平,不断推动学前教育普及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快速发展;有序推进四川民族学院泸定新校区建设。提升卫生服务能力,加力推进“服务全州卫生高地”建设,提标升级一批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推动县医院三级医院、冷碛卫生院二级医院创建工作;加大改革力度,引进民营医疗机构落户泸定,着力提升医技水平;完善医疗卫生安全监管体系,扩大公共卫生防控覆盖面,居民健康卫生资源、卫生均等化、疾病防控等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兴盛繁荣厚重文化,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和民族文化内涵,继续加强革命和历史文物的发掘、征集、整理、研究和利用,开展文化项目梳理和申报,完成一批文化产品创作并走向市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创建一批有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丰富群众精神家园。

提升水电移民获得感。突出“环境好、居住好、业态好”的目标,完成泸定电站、大岗山电站移民安置,推进硬梁包电站移民工作。完成泸定电站、大岗山电站专项复建、财务审计工作;配套完善基础功能设施,努力将移民安置点建成最美村寨。加快移民生产安置,完善安置点综合功能;围绕旅游全域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后扶产业项目,多渠道让移民群众就业,增加移民收入,让移民过上好日子。加强环境建设与整治,完善村规民约,切实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在集中安置点试点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依法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形成社会好风气。

提升社会保障覆盖面。纵深推进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加强贫困对象、特殊群体住房保障;大力发展社会慈善关爱事业,建立健全困难群体长效帮扶机制;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健全、结构合理”的养老与健康服务体系;长效开展孤残儿童康复救助行动;深化残疾人“量体裁衣”等个性化帮扶服务工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保障工作,依法规范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努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建成尚法守法的法治泸定。推动实施依法治县战略,着力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依法治理水平,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高全民法治素质,努力构建“公众行为规范、法治氛围浓厚、社会秩序良好”的社会局面。

全力弘扬民主政治。坚决服从县委领导,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委员提案,努力实现办结率、落实率、满意率三个100%。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评议、政务信息公开、重要事项定点公示、重点工作定期通报“四项制度”,主动接受监督。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开展专题法制培训,增强政府系统干部学法用法素质,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坚持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完善县政府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力做好行政权力运行平台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编制“三张清单”、整治“两少两乱”,全力破解审批难的问题。

力促社会法治良序。扎实开展“七五”普法,深化全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完善法律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法治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基层依法治理体系,全面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畅通信访渠道,主动化解社会矛盾。持续开展居民文明素养提升专项行动,促进形成“当守法公民、护社会良序、做道德模范”的好风尚;加强社区管理创新,推广建立农村社区。坚决依法严厉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尤其是严厉打击在资源开发、项目推进中各类寻机生财、巧取豪夺、阻工堵路等违法行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配套完善硬件,依托政务云平台,建信用信息平台推行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建立企业、个人、其他组织机构“三大”信用信息数据库。健全制度体系,完善信用建设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着力推进不良行为记录,全面推进“三诚信一公信”建设,开展“三大”信用体系建设价格诚信制度建设。加强结果运用,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扶持发展对象,建立失信黑名单大力开展诚信宣教“六进”活动,营造全社会诚信氛围

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全国“双拥”模范县创建成果,加强国防教育,抓好民兵预备役和征兵工作,支持驻泸部队和武警部队建设,构建“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新型军民关系。促进民族交融,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宗教活动和场所管理;加强民族团结,做好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促进共同发展、同步全面小康。

----建成绿色生态的美丽泸定。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全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屏障区。

打好“绿色牌”。加快实施川西藏区生态保护建设和大渡河流域生态屏障建设工程,以大规模绿化全县行动为载体,落实《泸定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实施山植树、路种花等工程,全力建设九杈树、贡嘎东湖两大湿地公园;创建省级森林城镇;着力抓好生态细胞创建工程;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强度。

严控“生态线”。健全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落实生态保护红线“3+1”管控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控土地用途;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把好“环保关”。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引导群众自觉保护生态,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的新风尚。加强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建设和保护;力行“两个绝不、四个坚决”,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一七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十七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强力推进州县党代会精神及“十三五”规划落地的关键之年,更是“脱贫摘帽”的攻坚年。今年县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省州重要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县第十三届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把握加快发展主线,加快产业转型,普惠改善民生,纵深依法治理,提质社会事业,完善基础设施,实现“率先脱贫”,为“率先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9亿元,增8%(同比,下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亿元,增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883亿元,增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74元,增1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87元,增12%。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吹响攻坚号角,夯实加快发展的基石

加速推进水电移民。全面完成泸定电站、大岗山电站移民安置和生产用地划分,加快实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加快硬梁包电站库区移民自主分散安置,实施好二里坝、扯索坝、店子移民安置点建设;完成垃圾处理场复建;建成2个社区及服务中心,建成烹坝、伞岗坪、繁荣幼儿园,努力建设“产业发展良好、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公共服务配套”的库区移民农村新型社区。健全移民技能培训制度,开展库区劳动力转移培训2000人次。

全力推进脱贫奔康。坚持将扶贫攻坚纳入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加强资金争取和整合,强化工作推进。围绕贫困县摘帽的目标,对标贫困户脱贫“1超6有”、贫困村退出“1低5有”、贫困县退出“1低3有”标准,查漏补缺,精准发力,逐村完善脱贫发展规划,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培育。严格落实教育、卫生扶贫惠民政策,着力解决重大民生问题。以“四好村”建设为契机,抓好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加快10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

纵深推进依法治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成行政权力清单和行政审批清单清理工作;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开展居民素质提升专项行动,形成“守法纪、护良序、讲道德”的良好社会氛围;挂牌成立10个乡镇司法所;加快建立预防和化解非法上访联动机制,促进信访工作步入法治轨道;全面实施“七五”普法,深入开展“法律七进”。健全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实施“雪亮工程”,全面完成天网二期工程。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侵财犯罪、两抢两盗、黄赌毒等犯罪行为,维护法治良序。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强化道路交通、消防、建筑领域、食品药品、重点场所及危化品管制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推进安全监督体制改革,在乡村建立安全监管机构,完成州安全生产重点监控县“摘帽”工作。

二、强力招商引资,激发加快发展的活力

突出招商引资重点。把握供给侧改革动向及趋势,瞄准立足川渝、辐射全国的区域定位,制定出台《泸定县招商引资实施意见》,重点绕旅游开发、休闲养生、现代物流、循环经济、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配套制定一揽子招商项目子计划。注重银企、政企合作,打造招商引资新高地。

注重招商引资质量。依托“知名企业进甘孜”等系列活动,建立目标客户库、项目数据库、合作载体库、产业招商地图“三库一图”,招大引强选优,提升发展质效。加强与蒲江、江门对口援建合作,深化与企业、院校、厅局合作,强化与成都、重庆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友邻县市区域合作,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举行招商推介会3场次,力争全年签约重大项目8个,招商引资20亿元。

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发挥政府的招商主体作用,积极培养引进熟悉产业经济、掌握投资政策,通晓商务惯例、精通项目谈判的专业招商人才。坚持“招引结合、建管并重”的原则,继续完善项目全过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储备、报批、建设跟踪管理制度,统筹抓好年度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实时预警和责任倒逼,确保新上项目进度快、效益好。

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优化政务服务,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简政放权,实施“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推行重大项目审批全程代办服务制,建立项目审批时限“倒逼”和超时责任倒查机制,为投资商搭建“绿色高速通道”。落实《甘孜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规定(试行)》,清理、修订、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启动“回归计划”“筑巢引凤”等工程,重拳打击非法阻工、强揽工程、强买强卖等违法活动,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三、培育优势产业,强化加快发展的支撑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围绕“成片成带成规模、出量出品出效益”的要求强力发展农业,继续推进“三个五万亩”建设,实施低产果园改造工程,发展高产核桃6400亩、优质魔芋2万亩、特色水果1.8万亩;发展优质蔬菜3万亩、藏地中药材1万亩、食用菌2500亩;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90%、60%。提档升级1个成熟农业基地;创建21个无公害品牌,争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省级示范县;加大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农业专合组织20个、家庭农场2个;培养高素质营销队伍,健全农产品营销体系。

优化调整工业结构。推进硬梁包电站建设;继续做好泸定电站、大岗山电站电力营销;力争湾东河二级电站投产运营。抓好康东农特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推进核桃油、花椒油等农产品开发营销,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大成矿业超精细石膏材料加工三期项目。积极发展农村沼气等清洁能源。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5亿元。

强势发展全域旅游。细化“红城绿谷”建设方案并大力推进,提升泸定桥AAAA级景区服务质量;牛背山旅游开发力争实现投资2亿元;化林古镇、岚安古寨、娘娘山、二郎山省级森林公园等景区招商开发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续力打造“海螺沟之门”;培育乡村旅游酒店10家,办好第七届乡村旅游红樱桃节,积极探索“仙桃节”“红叶节”等特色乡村主题节庆活动。新建综合服务站4个、旅游生态厕所40座。力争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9亿元。

全速推进康养服务。广域宣传“康养泸定”品牌,致力打造川渝藏区核心康养基地,启动编制服务行业整体规划,完成编制泸定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启动特色藏医药康复保健服务区和藏药浴服务中心建设,做好田坝-杵坭-德威康养产业示范区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全省民办公助建设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试点项目。编制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建成城北农产品批发市场;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制定物流行业五年发展规划,做好雅康高速物流基地建设。

四、完善基础配套,破解加快发展的瓶颈

促进交通提质增效。启动牛背山旅游道路建设,建成河西旅游快速通道,继续做好雅康高速建设、泸石高速前期协调服务工作,强力推进雅康高速连接线建设,积极对接川藏铁路雅康段项目。新实施农村安保30公里,提升改善通村通畅公路91.5公里;建成农村公路站点五级站2个,开通杵坭、德威公交营运站点,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加强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确保农村公路持久发挥效用。

持续完善水利设施。完成顺河堰水利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渠系配套工程,完成投资3000万元,不断提高农田灌溉率;完成龙吟半岛段、大坝段防洪堤初设工作及省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任务;力争开工建设城区船头段防洪堤。积极推进全域灌溉,做好“产水配套”工作。

改造升级城乡电网。抢抓国家“十三五”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战略机遇,加快城乡电力服务均等化进程,启动实施输配电价改革,推进小城镇电网改造升级,改造5条高压线路,新建42公里10kV输电线路,提高供电能力和质量,解决1.17万名群众用电不安全问题。

加快建设智慧泸定。推进“广电惠民”工程,新增20个行政村通光纤、通宽带;州县广播电视节目向“户户通”拓展,年内实现州县节目覆盖率达90%以上。积极促进电商发展,构筑紧凑有序的农村电子商务联合体。依托“政务+”,搭建覆盖所有乡镇的云协同办公平台,提升政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五、推进城乡统筹,提升加快发展的水平

坚持规划法定原则。修编完成并严格执行《泸定县城市总体规划》,严格项目准入,严禁随意调整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出台城市建设“导则”,规范城区建筑风貌;强化宅基地、承包地、闲置用地“三块地”管理,坚决重处违搭乱建行为;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管理,依法强化城市综合管理;深入开展九子一线”治理工程,严厉整治城市“六乱”现象

逐步完善旧城功能。出台城市住宅小区管理制度,促进物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鼓励小区、住宅房顶违建自拆、自行绿化;完成城区农贸市场、孙家沟立体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启动安乐坝滨河路建设;有序开展城区房屋建筑立面及风貌改造,推进老城区夜景亮化工程。积极推动税干校片区、工会片区开发建设,完成泸园大桥建设,不断提升旧城品质。

有序推进新城开发。加快新城开发步伐,推动骨干路网建设,建成新城滨河大道及与旅游快速通道连接线,推进沙坝至新城连接线建设。力争启动四川民族学院泸定新校区建设;完成大坝安置点及配套设施建设,启动下田坝、上田坝安置点建设,不断提升新城基础设施水平。前瞻启动新城城市管廊架设规划,高标准、高起点推动新城开发。

着力做优做美乡村。围绕城镇化率达到43%的目标,加快集镇建设,创建冷碛镇州级示范城镇;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目标和“弄干净、搞整齐”的要求,启动村庄整理行动,美化提升农村环境;全面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注重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完成25个高半山扶贫新村建设,建成58个县级、63个州级、30个省级“四好村”,幸福美丽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42%以上。

六、增进群众福祉,共享加快发展的成果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成二郎山片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县四中、泸定中学改扩建工程;启动城区第二幼儿园建设。完成泸定中学、泸定一中、泸定二中智慧教育建设。全面落实15年免费教育政策,加大助学力度,减少贫困家庭教育支出。加强教师队伍能力提升和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学教研,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卫生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继续实行分级诊疗,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启动县人民医院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打好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全力创建全省防治艾滋病示范县,争创省级卫生县城。建成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并投入使用,启动门诊综合大楼改扩建。坚持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认真落实计生惠民政策,深入实施“关爱农村母亲行动计划”。

致力扩面社会保障。继续实施好十项民生工程、20件民生大事、藏区六大民生工程;建成100套干部职工周转住房;深入推进因国家建设被征地农民超龄人员养老保险工作;推进社会保险经办业务向基层下延;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2.5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7%。

全力推进就业工作。构建覆盖城乡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就业动态数据库,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协调仲裁工作;充分发挥劳务公司和信息平台作用,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支撑、公益性岗位带动、劳务输出拓展,引导群众就业,重点帮助高校毕业生、城镇低收入家庭、返乡农民工等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培育村办企业2个,开发公益性岗位50个,劳务输出150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2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七、严守生态红线,续航加快发展的动力

着力构建生态屏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按照“一核二廊三区多点的生态布局,启动实施大规模绿化全县行动,推进川西藏区生态保护和大渡河流域生态屏障建设工程,继续实施好天保、退耕还林两大工程,森林覆盖率提高至44.8%。加快推进九杈树、贡嘎东湖湿地公园建设和G318线、河西旅游快速通道沿线绿化美化,完成S217线(原S211线)甘谷地至加郡段绿化工作。

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依法制止捕杀、采集濒危野生动植物。持续推进生态保护机制建设,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推进水土流失和地灾隐患治理,加强大渡河流域2个断面25项水环境质量指标、城区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现场环境等监测

着力抓实节能减排。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坚持两个绝不、四个坚决;积极推进节能减排,鼓励企业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推行清洁生产。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建筑施工、噪音、粉尘、油烟等生态环境专项整治,PM10值控制在省州下达指标以内,促进绿色经济和自然生态良性循环。

着力保障生态安全。执行最严格的环保质量标准,健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机制。强化河道砂石资源开采管理工作,规范资源开采行为;坚持环境监管属地管理原则,健全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加强环保一线执法人员素质培训,全力筑牢生态屏障。

八、注重自身建设,建强加快发展的保障

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新闻舆论、社会公众的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政协通报,提高人大代表议案、批评、建议、意见及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追究制和责任倒查制,健全重大决策听证、质询、风险评估制度,严格执行重大项目决策程序。新城政务中心投入使用;强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和并联审批工作。

建设效能政府。健全行政问责和常态督查机制,提高政策执行力,严肃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等行为,着力解决部门办事拖沓、推诿扯皮、以权谋私等问题,坚决破除政策执行“中梗阻”,整肃“慵懒散浮拖”不良行为。持续精文简会,建立健全年度会议预报预审制度,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格,深入转变文风、会风。

建设阳光政府。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信息公开条例,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推进政策解读、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强化基层政务公开,各乡(镇)重点公开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投入、征地补偿、土地流转、涉农补贴、扶贫救灾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

建设廉洁政府。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健全完善惩防体系, “零容忍”惩治腐败。加强政府系统监察暗访、跟踪督查、随机抽查等力度,有效解决“四风”问题。纵深推进审计工作全覆盖,强化对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的监管。加强政府系统党性教育,增强政府系统干部反腐倡廉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为自觉,不断巩固风清气正、崇廉尚实的良好政治生态。

位代表!泸定的事业,需要全县上下齐心、攻坚克难;全面建成小康,要求我们不畏艰险、奋勇向前。让我们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奏出“两个率先”的最强音,唱加快发展的主旋律,为全面建设红色宜居、美丽幸福新泸定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和说明

 

1关于经济指标和数据的特别说明:一是《报告》为实现数据统一,除精准扶贫人口数、户数等尚未与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剥离以外,其余数据均未包含海螺沟景区管理局数据。二是总结部分所有数据均以2016年12月31日为节点,经济指标均为预计数。

2、“三议一承诺”:即村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村民大会决议、村委会与农户签订承诺书。

3、“1+17”扶贫计划:1个总体扶贫规划和17个专项扶贫规划。

4、“3+10”政策体系:“3”指《扶贫开发纲要》《扶贫开发条例》《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10”指与《决定》配套的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教育与就业扶贫、生态建设扶贫、医疗卫生计生扶贫、文化惠民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社会扶贫、财政金融扶贫10个专项方案。

5、“五大扶贫工程”:即基础扶贫工程、产业扶贫工程、新村扶贫工程、生态扶贫工程和能力扶贫工程。

6、“五个一批”:即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生态扶贫和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和灾后重建帮扶一批。

7、“三推进、三到位”:即强力推进泸定电站,加快推进大岗山电站,稳妥推进硬梁包电站移民工作;移民合法利益保护到位、非法活动打击到位、干部责任落实到位。

8、“145”工作法:突出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一个重点”,统筹强化与高半山扶贫攻坚规划、交通三年攻坚行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结合”,加快推进城乡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产业、生态“五大重建”,科学有序推进重建工作。

9、“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0、“三馆”:指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二郎山川藏公路纪念馆、红军长征在甘孜纪念馆。

11、教育“三大工程”:即教育惠民工程、教育基础提升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12、“4050”:指处于劳动年龄段中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的,本人就业愿望迫切、但因自身就业条件较差、技能单一等原因,难以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的劳动者。

13、“量体裁衣”:即根据每个残疾人的具体情况而开展“一人一策”服务,并利用互联网进行管理。

14、六参数:SO2NOXCO、O3PM2.5、PM10六大空气质量指标。

15、“先照后证”:即公民注册企业或公司时,先颁发营业执照,再续办其他各种法定证书的工商注册改革机制。

16、“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指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监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统一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

17、“五证合一”:即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合而为一。

18、法律“七进”:指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寺庙

19、雪亮工程:指延伸天网网路至农村,农户通过广电网络电视即能看到视频监控的民生安全工程。

20、“一标三实”:即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和实有单位。

21、安全生产九项制度:指安全生产责任、会议、报告、监督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宣传教育培训、目标管理、事故报告通报预警、应急救援等九个基本工作制度。

22、“三色卡”预警机制:2012年开始在全州启动的黄色卡提醒、橙色卡警示、红色卡纠错的党风廉政预警机制。

23、“双随机、一公开”: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24、“三方案、一机制”:即重点工作分解方案、督查方案、宣传方案及会商机制。

25:“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和“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26、“五小水利”:即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的总称。

27、“产水配套”:即围绕产业配套建设水利工程,是四川省关于创新机制推进水利支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五项水利扶贫行动之一。

28、“一河两线三山两镇一环线”:一河,即大渡河;两线,即国道318线、省道211线;三山,即牛背山、娘娘山、二郎山;两镇,即冷碛、兴隆;一环线,即大渡河环线。

29、“回归计划”:指通过创优环境,放款招商政策,鼓励和支持本土籍企业家回乡投资创业的招商计划。

30、“筑巢引凤”工程:以招商引资基础工作为保障,园区为载体,突出产业链招商主线,实施精准招商的工程。

31、四大创新工程:即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产业创新牵引升级、区域创新发展示范、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32、“放管服”:、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33、“三张清单”:指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

34、“两少两乱”:即公共资源交易进场少、评标专家数量少;中介机构管理乱、政府采购秩序混乱。

35、三诚信一公信:指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

36、“三大”信用体系:指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农村信用体系、旅游信用体系。

37、诚信宣传“六进”活动:指诚信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活动。

38、“3+1”管控制度:即生态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生态补偿、绩效考核和监管平台。

39、两个绝不、四个坚决:绝不要破坏生态环境的GDP,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人民群众并不满意的增长;坚决不引进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落户环评审核不过关的项目,坚决不放行在线监测不过关的项目,坚决不生产未达环评标准的项目。

4016有:即贫困户脱贫标准为,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住房安全保障、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

4115有:即贫困发生率低于3%,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网络。

42、三支队伍:指城市绿化、环卫、综合执法队伍。

43、“九子一线”:指房子、车子、渣子、摊子、桶子、牌子、杆子、旗子、树子及供电通信线路。

44、城市“六乱”:指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拉乱挂、乱贴乱写乱画、乱扔乱吐。

45、“一核二廊三区多点”:指新老县城各组团核心区;沿大渡河及其支流两侧、主要干道两侧生态廊道;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郎山森林公园、海螺沟风景名胜区;水电开发工程点、重要集镇、主要企业等点位。

46、环保“三同时”制度:即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47、“两集中、两到位”:即审批事项向一个处室集中、行政审批处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保障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

附件: